JRQH.COM.CN
首次加载比较慢,请耐心等待...
返回
内容详情
金瑞期货 Jinrui Futures
【香港文汇报】美狂量宽蔓延商品市场
来源:金瑞期货 阅读:2861 日期:2021-04-12

      金瑞期货研究所铜研究员龚鸣接受香港文汇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今年以来有色金属普遍出现比较大幅度的上涨,其中涨幅比较大的有铝、铜和锡。铜同比上涨59%,铝同比上涨38%,锡同比上涨34%。不过他认为,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出口影响有限。

      有色金属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,一是疫情后国内外经济复苏强劲拉动有色需求,内地疫情去年很快就控制得当,经济较快复苏,海外今年以来疫苗推进顺利,疫情情况缓和,经济也出现了较快复苏。二是海外政策持续宽松,抬升通胀预期。美联储持续强调量化宽松立场,美国M2屡创新高,1.9万亿美元财政刺激政策带来强劲的通胀预期,抬升商品价格。另外个别品种基本面也有供需关系的矛盾,也在价格中有所体现。

      龚鸣表示,商品价格对制造业企业有一定影响,高昂的商品价格导致原材料成本上升,对下游企业的采购有抑制作用。以铜为例,铜价一度涨至7万一吨,下游企业考虑到原材料成本过高,利润难以维系,能转嫁成本的,如部分家电企业就上涨了终端产品价格,以应对原材料涨价。不能转嫁成本的,如电线电缆厂,会考虑延缓采购时间,或降低采购数量。

 

厂家需设法转嫁成本

      他认为,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出口影响有限,劳动密集类型的产品出口与商品价格关联不大。机电类产品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导致终端产品,但考虑到中国的一些以家庭为代表的重点出口产业的不可替代性,价格上涨可以转移到终端价格,预计不会对出口有过多抑制。

      平安期货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与去年同期相比,大宗商品整体涨幅较大。货币上,美联储以历史最快速度扩表,全球流动性充裕,叠加疫苗推出强化复苏预期,供需错配推高大宗商品价格。目前来看商品价格上涨对中游的加工企业影响较大。原材料价格上涨,加工企业的利润会受到影响,调价又会影响到下游的需求,一些非刚性需求的行业会比较难过。下游企业跟着调价,如前段时间的空调,抬价幅度还是跟不上原材料涨速,而且调高到一定程度还会影响销售,进而反噬自己的利润。